“我做了一个展,让陌生人来摸摸我的肚子”
实不相瞒,我一直都活在身材焦虑当中。
虽然作为一名文化程度并不低的学术混子,半路出家的女性主义者,不管咋说也知道“body shame”它不是个好词,应该被diss。
但理论是real cool girl,现实是fake cool girl。
随着年龄增长,代谢慢了。
我发现以前睡个觉就能凹下去的肚子,到早上竟然还有凸起,那种焦虑感就像po18看到一半VPN突然断了,让人只能飙出一句“我艹”。
直到我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作品——
“摸摸我的肚子”
在这个展上,肚子被提炼、放大为一种靠枕和懒人沙发组合的装置。
间离效果下,对肥胖的刻板印象轰然崩塌,余下的只是肥胖身体所具有的独特力量。
你感受不到对肉肉的憎恨,只会被这种可爱同化。
出于好奇,我点开了作者的主页,她是一位叫“渡边真美”的女孩。
一头白金色长发,化着明艳的妆,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
作为艺术家,她会发布作为模特的创作,也会把取外卖的见闻做成书。但更多的时候,她和普通女孩一样,喜欢发些OOTD和生活探店日常。
她在刚下飞机后抽空跟我聊了聊,声音平淡而温柔。
在这段时间里,美术生的浪漫与思想者的睿智交融在一起,就像《今夜不设防》那样,没有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只有朋友和她的朋友。
我对“渡边真美”这个网名并没有想太多。
一开始,会有朋友说我像渡边直美,还有郭老师、蔡英文之类的,我会从他们的评价里选一个我自己最喜欢的,就是渡边直美。
但我不是她的粉丝,只是对她很有好感,因为她身上有一种很浑然的力量,笑起来特别有感染力。
所以起网名的时候,我就想说比渡边直美多两点吧,于是从“渡边直美”变成了“渡边真美”。
很多人是先通过“肚子”才认识的“渡边真美”,确实,“肚子”是我自我和解的第一次表达,也是我最出圈的一个作品。
我从小到大一直比较胖,但我不太想去重复这个,因为很多人都想要努力挖掘出我少年时期受过的不公待遇。
但其实我是一个很迟钝的人,非常健忘,并不记事,可能依稀记得当时的感受,但没办法再回忆起那些事的细节。
大部分人对于肥胖的担忧是不健康,二是觉得它道德败坏,是你身上种种不好品质的物化表现,还有人会去担心这样的形象是不美的,那么你以后的遭遇也必定不会好。
渡边真美在社交平台关于“body shame”的讨论
不过,最掷地有声的反对就是亲身体验。
有一天,我就突发奇想,为什么不邀请身边纤瘦的朋友们,来观看和抚摸我的身体,让对肚腩陌生的人群感受到肚子柔软的触感以及身体蜷曲时产生的褶皱有多美呢?
所以我做了这件作品,并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展览。
在这十天里,我遇到了很多事情,见过形形色色的人。
有三件事我印象挺深的。
其一是当时有一个女孩,她在人群中很安静地看完这个展览,但我发现她看完后眼眶红了。
我当时不太能理解她为什么看我的作品能看哭,直到她过来找我搭话,说她之前一直没办法和自己和解,没办法接纳自己,看完我的作品后,她还挺受触动的。
她尝试去改变自己的身材,改变自己的样貌,但是她好像会慢慢迷失,不知道原来的自己是什么样,不知道什么是美。
当她跟我讨论起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其实没有办法给她提供一个确切的答案,我没办法告诉她美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波提切利的《春》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理想的那个身体,所以大家的答案一定是不一样的。
但是对于我而言,美是一种状态,是一个人身上的气场。
如果你勇敢地接纳自己,勇敢地和自己相处,和自己相处得很融洽,那我觉得你是美的,你认可你自己是自信的,这是美的表现。
那如果你没有办法接纳自己的身材、容貌,为此去付出努力,做出改变,你在努力地把自己“雕塑”成你想要的那个样子,我觉得这也是美的。
因此,无论是勇敢地接纳自己,还是勇敢地改变自己,我认为都是美。
其二就是有一个大婶,她当时站在我的作品面前,指着我的作品中的影像,特别大声地喊道:
“我刚刚真的看到这女的了,她真的特别胖,就是视频里那个样子!”
当时我会觉得有一点难过,因为觉得之所以会把自己的身体作为讨论的话题,或者是把它转化为影像向众人展示,是因为我希望能够呈现美的多样性,能够告诉大家这也是一种美。
非常不希望它变成一个噱头,或者有点像freak show这样的状态。
其三就是当时我在邀请观众去触摸我的肚子,我的朋友在做志愿者的时候听到一对爷孙俩儿的对话。
那个爷爷对他的孙子说:“哎,你看那儿有一女的,让人摸她肚子,你赶紧去摸摸。”
给我一种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感觉,听完还是会让人觉得有点不适。
但其实,虽然听到了很多负面声音,情绪一直在起伏,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个蛮有意思的行为。
那么多看展的人,有大人、小孩、男人、女人,他们有各种各样的身份,学生、老板、员工、母亲等,他们的身份多样性其实会带给他们不同的思考。
我一直守在我的作品旁边,观察大家的不同反馈,让我觉得这件事本身就很有意义。
如果作品也有关键词的话,我的作品当中很重要的关键词就是“在场”和“体验”。
所以,如果你仅仅通过屏幕去了解我和我的作品,会产生误读和误解是很正常的。
只要引起讨论,无论是什么样讨论,我都接受。
因为“引起讨论”本身就已经涵盖在创作意义里了。
如果我的作品能成为对抗body shame的一种象征符号,我觉得没什么不好,我不抵触这种事。每个人会对它有不同的理解,我觉得被解读是很幸福的事。
虽然自己并没有对身材完全豁达,还是会产生身材焦虑,这种焦虑很难消失,只能让它在发作的时候减缓。
但其实,这并不是一种糟糕的状态,糟糕的状态是你一边这么想,一边停滞不前,陷入恶性循环。
我觉得,对抗身材焦虑,就是要不断去做让自己能得到认可的事情。当你缺乏自信的时候,就去找到自信好了。
我之前拍摄一些项目的时候,会不断跟我的模特说,你去做一件能够让你从你自己身体上获得自信的事情。
身体没有过错,无论高矮胖瘦,是黑是白,体毛多还是体毛少,身体是没有过错的,它是多样性的体现,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只不过和大部分人眼中那个美的标准有区别。
它只是不同,但它没有错,没有哪一具身体是有错的。
所以,同时我也有做模特(好不务正业啊哈哈),因为我觉得有意思,是我没有做过的事情。
去年作为模特的创作被Vogue和FLANELLE收录
我觉得就是,你想到什么就去做,去尝试。
人这辈子只能活一次,多去体验一些不同的事情。
其实我并不完全是一个很积极乐观的人,也会有很多的阴暗面,每天都Emo。
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把什么样的情绪传递给别人,是你自己的选择。
因此在公众平台上,我通常会发一些让人看了会觉得有力量的事情。
我会希望拿出来和大多数人见面的观点、论断或者是话语、作品、图像,都是能够经得起推敲的,都是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能量,或者说能够引起大家讨论的东西。
当我在制造一件东西,把它从虚无的碎片揉捏成一个具体的实体的时候。
它让我觉得自己是鲜活的,会很有成就感,所以我很想尝试去做一个独立艺术家。
渡边真美创作的「三河骑手志」,把取外卖的见闻做成了书
不过现在,我还没有觉得自己是“艺术家”,只是一个“创作者”,需要学习长进,反正不管怎样一直往前走就好了。
我不太在意我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职业,想成为艺术家还是设计师,我答不上来,我觉得没有哪一个人有一个既定的身份。
《EVA》中MAGI的三个身份分别是科学家、母亲、女人
就像对于面临身材焦虑的女孩儿,我觉得生活当中还有很多很多很多有意思的事情,是需要依赖你的这具身体里蕴含的力量去实现的。
你这具身体里拥有无限的能量,需要你用你的小脑袋瓜子去把它迸发出来。
你不必在意它具体是什么样的,看起来是什么样子,和大众眼中的审美标准是不是一致的。
在意你做了些什么,也许好看起来是什么样其实也没有那么重要。
后记
在和渡边真美聊天的过程中,你会渐渐遗忘一开始的目的,到最后,“肚皮展”已经被抛诸脑后。
因为你无法将她同“胖女孩”三个字画等号,并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她才华的蔚蓝深海之上,而当你想转头再续话题时,怀疑的种子便已发芽。
所以在采访结束后,我对着镜子端详了自己许久。
脖子上有颈纹,腿型不直,下颌线消失,腰上有赘肉,这是客观存在。
但我的家人朋友是为此才爱我的吗?我难道是为此才爱自己的吗?难道这些就能代表我自己吗?
答案是三个否。
就像渡边真美,她是经历了诋毁非议,但并非自我开解才让她迷人,因为重点根本不在“渡边”,而是“真美”。
所以,就用朱光潜先生的话作为结尾吧:
慢慢走,欣赏啊。
❤️
一家辣妹不说两家话
点一点关注转发星标
这对我们真的很重要!